踏入国际舞台,改变世界:中国互联网发展30年学术研讨会在乌镇盛大举行!

2024-04-23 13:03:04   编辑:劳友丹
导读1994年4月20日,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和国际互联网的全面连接,自此中国成为第77个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三十年来,互...
1994年4月20日,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和国际互联网的全面连接,自此中国成为第77个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三十年来,互联网在中国经济和社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也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根本性变革。
与会贵宾集体合影。
研讨会上集体合影。
2024年4月20日,为庆祝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共同指导了一场学术研讨会。这场活动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江苏传媒发展研究院、以及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创新中心主办,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承办,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协办,而《传媒观察》和《现代出版》则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学术支持。学术研讨会在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互联网30年的相关议题展开了分享交流。
上午的重要演讲是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副院长赵瑜主持的。
莫忠海是桐乡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在开幕词中首先欢迎各位嘉宾,并指出,在总书记有关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国互联网已经从起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为全球信息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的蓬勃增长以及对社会各领域深远的影响充分展示了中国互联网的巨大实力和潜力。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常设举办地,这个峰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成为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改革、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桐乡在互联网产业和治理领域积极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莫忠海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桐乡将继续推动中国互联网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为实现网络强国梦想贡献智慧和力量。
《传媒观察》主编赵允芳发表主旨演讲。她回顾了中国互联网诞生至今的壮阔历程,并指出,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30年发展,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如今,互联网已广泛渗透到中国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力量。她还分享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最近几年在媒体融合转型方面取得的成就,认为拥有86年历史的《新华日报》之所以能发展成为现代主流媒体集团,得益于中国互联网30年来深远的发展。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新闻事业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新闻舆论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需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新闻事业持续发展。赵允芳表示,为迎接中国互联网30周年,《传媒观察》开设了“中国互联网30年”研究专栏。该专栏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为更系统、深入地研究和理解互联网提供了有力支持。她希望不断加强与各界的交流,共同推动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
周锡生是新华社前副社长,新华网前董事长、总裁兼总编辑,同时也是中央网信办的资深网络传播专家。他发表了名为“互联网:创新变革30年,未来发展无限”的演讲。演讲中,他首先总结了中国互联网30年来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互联网目前的发展速度惊人且强劲,不断更新迭代并推动媒体融合的力量不可阻挡。对未来发展,他提出了“四个要求”:首先是多学习借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经验,具备深刻前瞻思维;其次是强调互联网、互联网+和新领域拓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发;第三是利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和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优势,加强网络国际传播,提升乌镇在互联网竞争和发展上的地位;最后是充分利用乌镇国际互联网小镇的独特品牌和资源。
崔保国教授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表了名为“通过TikTok事件看网络空间秩序的改变”的演讲。他从传媒、全球和历史三个不同角度研究了中国互联网30年的发展,并指出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新生产力。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首要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是主要生产动力。基于数字经济的竞争正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展开。TikTok事件作为一起重要案例,受到全球管控和地缘政治争议,凸显了美国渲染的所谓“中国威胁”的论调。尽管美国对TikTok实施了封杀措施,并在其盟国体系内传播,但迄今为止并未提供确凿证据证明TikTok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了实际危害。崔保国教授进一步剖析了TikTok事件对网络空间秩序的影响,指出网络内容和数据如今成为塑造网络空间秩序的关键要素。此外,网络空间正从“小园高墙”向“大园低墙”转变。美国对中国数字领域的打压行为妨碍了全球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确保国内网络秩序的安全,同时又与国际社会充分互动,体现中国智慧,将是我们未来发展互联网的重要课题。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胡正荣教授发表了名为“30年互联网与中国传媒: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视频演讲。他探讨了中国媒体在30年互联网前、中和后的三个阶段,指出媒体发展与互联网变革同步但不均衡,部分媒体仍处于融合1.0时代。他期待新技术为媒体带来颠覆性变革。胡教授从“融合、全民化、技术颠覆、传播格局和社会影响”等角度分析了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不确定性,同时认为互联网与中国传媒的确定性在真实性、专业性、塑造性和价值追求方面。他指出未来发展需要把握不确定性同时坚守确定性。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吴世文教授发表了题为“书写30年中国互联网历史:人物、事件与观念”的主旨演讲。他认为,透过研究互联网中的人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虽然网民是互联网中的一群人,却拥有共同的身份,同时也有各自不同的认同。吴教授还强调了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像是1996年的广告栏事件以及1997年网友老永文章,这些事件构成了中国互联网历史的一部分。此外,他也指出了观念在互联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互联网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吴教授呼吁深入研究中国互联网历史,探讨人的体验和历史性,并在理论和资料搜集中寻求平衡。如何从比较或全球史的视角重新叙述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历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课题。
张荣显先生,澳门互联网研究学会(MAIR)和亚太区互联网研究联盟(APIRA)会长,在演讲中分享了其题为“澳门互联网发展30年:应用历程与趋势”的见解。他首先介绍了澳门互联网研究学会以及自2001年澳门互联网研究计划开展以来的成果。从1983年的首条光纤到2020年的智能互联网,澳门居民在互联网使用方面经历了巨大变化,包括使用人数、方式、目的等,形成了与世界其他地方独具特色的互联网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2023年,澳门ICT发展指数(IDI)在全球排名第21位,上网普及率和访问频率均达到较高水平。数字澳门项目正在进行中,并已纳入《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之中,旨在打造智慧城市。澳门的上网率持续增长,数字鸿沟逐渐消减,社交媒体普及,移动上网需求明显增加,主要用于娱乐活动。未来,澳门互联网发展需要关注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上网适应性及健康问题,并继续推动社交智能、人工智能驱动和数字支付,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回望过去,瞻望未来:探讨互联网三十年,展望未来三十年”的演讲。沈阳教授首先介绍了五大智能平台,包括ChatGPT4在文字领域、Midjourney6在图像领域、Suno-3在音乐领域、Sora在视频领域以及FSD12.3在自动驾驶领域相继通过了图灵测试,使用诗歌、歌曲、图片和视频来验证文字生成、图像生成、音乐生成、影片生成均拥有统一的生成理论框架和算法基础。他指出,中国互联网在过去三十年从零发展至全球第二的原因在于其开放性、高度集中化、平台化和高度虚拟化。过去三十年的互联网发展表现出快速变革和广阔发展的特点。对于中国互联网未来三十年的发展,沈阳教授认为,未来第一个十年将是AI优化人类现有工作,第二个十年AI将发展为为人类自主工作,第三个十年人类将更多地利用脑机接口层面与互联网互动,推广虚拟人的应用。利用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及AR、VR的普及,手机的作用可能会被削弱,从而发展出体验互联网和意识互联网。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院长方兴东教授发表了名为“从大教堂到大集市:互联网30年的中国意义”的主题演讲。互联网的本质在于其开放系统,由大教堂向大集市的演变象征着传播方式的变革。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传播正在兴起,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传播学面临着智能时代中最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拥有历史性的机遇。作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传播学有望在智能时代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成为引领和枢纽的学科。当前,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创新研发方面尚存在不足,需要跨越周期陷阱。互联网不仅仅是高科技本质,更是一个开放系统,其性质决定了其发挥作用和发展方式。方教授呼吁,中国互联网应成为国际传播的平台,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融入全球化。互联网精神是推动其发展的动力,中国应当肩负起互联网精神的重任,为亚非拉国家的数字化发展做出贡献。他表示,在接下来的30年里,互联网的使命是推进中国全面融入世界,让世界深刻了解中国。这将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的时代,中国互联网需要在开放系统中探索,并从“14亿人思维”走向“80亿人思维”,在国内外传播上取得突破。
新闻传播学科需要进行重组,这是互联网未来的使命之一。除此之外,韩国互联网领域的先驱全吉男通过互联网远程发表了演讲。他强调,中国互联网在过去30年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认为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多个方面,尤其是对数字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全吉男认为,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催生了许多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总的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次会议中,还有一项仪式是启动《数字文明丛书》。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崔保国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的副总编辑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广汉,新华社前副社长、新华网前董事长、总裁兼总编辑、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资深专家周锡生以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的院长方兴东一同登台为该项目揭开了序幕。
下午,每个分论坛都会有论文报告和评论的环节。
《传媒观察》杂志的赵允芳主编和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瑜佩共同主持和评议了一个分论坛。此次讨论围绕“政策发展和未来趋势”展开,专心研究了“中国互联网30年政策演变,提高未来发展确定性”的话题。重点关注了政策在中国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和定位,探讨政策如何构建更美好的网络环境以及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与会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见解。赵允芳、赵瑜佩针对每篇论文提出了具体建议,强调数字时代下,需要全方位理解中国互联网政策,持续思考研究问题的实际意义,并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希望参会学者能深入研究学术和行业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我国未来互联网的健康成长做出杰出贡献。
《传媒观察》期刊的编辑江潞潞和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维共同负责主持和评论本次分论坛。此次论坛围绕“技术赋能与话语建构”主题展开,与会者就情感与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生存环境、互联网话语分析、互联网基础架构与协议等议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