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退出中国电商市场,你怎么看?

2022-09-30 12:02:00   编辑:巩博坚
导读很多朋友对亚马逊退出中国电商市场,你怎么看?还不了解,今天小绿就为大家解答一下。最近亚马逊“退出中国”的消息甚嚣尘上。亚马逊内部人事...

很多朋友对亚马逊退出中国电商市场,你怎么看?还不了解,今天小绿就为大家解答一下。

最近亚马逊“退出中国”的消息甚嚣尘上。亚马逊内部人事调整,全面退出中国市场,只退出国内电商市场,深化转型,否认退出的消息.令人困惑。亚马逊中国真的退出了吗?全部撤回还是部分撤回?各种质疑也让谣言满天飞。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事实上,这些传言源于早前亚马逊中国的内部人事调整。在亚马逊内部,针对中国电商市场的业务调整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大量的电商运营、市场等业务岗位进行了调整。除了业务岗,“电子商务”的中国技术R&D团队已经被一个会议通知,整个团队都要保留,但暂时没什么事情可做,只好找新的方向。相当于给时间找了一条出路”,亚马逊中国的一位内部员工曾对媒体透露。

要证明亚马逊“退出中国”的消息,除了其内部人事调整和在华业务的艰难,还有关于“亚马逊海外购中国”的传闻:今年2月以来,“亚马逊跨境电商海外购将退出中国市场”、“网易考拉正在洽谈收购亚马逊海外购中国”的消息在业内流传。

于是从年初到最近,亚马逊要关闭中国国内市场业务的消息就纷至沓来,各种版本不断。直到4月18日,亚马逊中国正式发布官方公告,这才算是尘埃落定。

2019年4月18日上午11点,亚马逊官方首次发布声明,强调亚马逊中国“正在深化战略转型,将继续投资并大力推动中国各项业务的稳步发展,包括亚马逊海外购、亚马逊全球开店、Kindle以及亚马逊的云计算。”广大吃瓜群众关心的“亚马逊在中国的国内电商业务”并未提及,但也没有说是保留还是退出,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可能亚马逊中国也觉得这样不是办法。在发出最后一份声明一小时后,亚马逊中国对媒体给出了更明确的声明:“将于2019年7月18日停止向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

简单来说,亚马逊中国将于今年7月正式停止非自营电商业务,亚马逊中国平台上的所有第三方店铺和卖家将被请出平台。未来亚马逊中国将只有三大主营业务:跨境电商、Kindle和云计算。

说实话,虽然亚马逊中国“守口如瓶”,不承认退出中国,只是说“停止非自营电商业务”,但这基本上已经意味着亚马逊中国在国内市场的“黯然离场”。

亚马逊坏了中国。

作为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是全球最早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公司之一。其最新市值超过9000亿美元,基本是阿里巴巴的两倍。亚马逊也多次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如此辉煌的成绩,让其创始人贝佐斯成为全球第一个个人财富突破1000亿美元的富豪。

虽然在全球如此成功,但亚马逊中国的发展可以用“失败”来形容。

在国内电商业务上,亚马逊中国常年受到阿里和JD.COM的挤压,加上随后网易和拼多多的威胁,亚马逊中国国内电商业务一直没有存在感。根据易观发布的行业数据,亚马逊中国的电商业务一度在中国达到20%的市场份额,但在2018年,这一数字已降至0.6%。在中国市场,电商的份额已经非常两极分化,大部分都流向了巨头。不仅如此,巨头们还在野蛮生长。2018年,阿里和JD.COM继续保持超过行业平均标准的成交额增速,分别为28%和30%,而第三大“新贵”拼多多的增速达到386%。在这种情况下,亚马逊是否关闭国内电商业务并不重要。反正在行业内也起不了什么“波澜”;

跨境电商方面,天猫国际29.1%,网易考拉22.6%,JD.COM全球购13.7%,唯品会5.7%,Suning.cn 3.7%.这些电商基本占据了国内跨境电商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亚马逊中国的海外购业务处于边缘地位。因此,即使亚马逊中国的跨境电商业务可以作为未来的重点保留,其未来在中国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压力也不容乐观;

至于Kindle和亚马逊云计算,在国产智能手机竞争风起云涌,BAT布局云计算多年的背景下,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一直没有处于舆论的中心。

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全球市场一直攻城略地的亚马逊,在中国始终陷入无法发展的窘境。这是亚马逊中国不得不承认的现状。

两大错误:忽视本地化和决策滞后。

亚马逊中国为什么会沦落到“黯然离去”的境地?其实都是自己做的。

到2019年,亚马逊进入中国已经15年了。回顾亚马逊中国15年来的发展,不难发现其自始至终未能“本土化”中国市场。即使在今天,亚马逊仍然不习惯中国市场,这类似于早年谷歌中国和脸书中国政策的失败。

回顾亚马逊在中国的历史,其实早期起源于“本土化”。亚马逊在中国的前身是雷军和陈年创办的Joyo.com。2004年,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收购了Joyo.com,这催生了后来的Joyo.com和亚马逊中国。

当时亚马逊年销售额近七十亿美元,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电商和物流经验。其首创的“无利润但有规模”的发展模式,让亚马逊投入了足够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当时淘宝成立才一年,阿里巴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B2B易贝,JD.COM还处于起步阶段。

你看,那个时候的亚马逊,天时地利人和。2007年,Joyo.com更名为“绮优亚马逊”;2011年正式升级为“亚马逊中国”。在此期间,亚马逊中国国内市场份额一度达到最高的20%。

可惜亚马逊在中国的本地化工作太差了,几乎经历了几乎所有外企在中国都经历过的“坑”。卖给亚马逊的陈年曾经短暂停留。他说,“我真正的损失是在收购结束后的四五个月。当我为2005年制定新计划时,我很迷茫。我觉得对中国市场做一个符合你理解的规划太难了,因为美国人基本上不听你的”,所以陈年早走了。

之后,原摩托罗拉亚太区副总裁、亚马逊中国首任总裁王汉华上任7年。虽然用了很长时间,但也是在这个时期,阿里、JD.COM、苏宁、国美等全部异军突起,亚马逊中国被竞争对手玩弄的感觉越来越弱。王汉华曾公开表示,“从2005年到2010年,亚马逊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在过渡期内完成从卓越体系到亚马逊体系的全面切换。从2010年开始,亚马逊中国将更多地扮演亚马逊在全球市场的运营中心,而不是区域决策中心。这就注定了亚马逊中国决策层的一个“悲催”:虽然是本土化的管理团队,但王汉华只负责亚马逊中国的销售,不负责运营和物流,在各种战略、方向和执行上的话语权都很低,甚至达到了“连做决定、打广告、改”的地步。即使中国团队做出决定,这个过程从业务基地到全球总部也需要很长时间,据说甚至半年。

在这种情况下,亚马逊中国的平台体验、感知、物流、服务等方面很快被崛起的国内家电平台碾压。亚马逊中国能做的,不是努力讨好中国消费者,而是“讨好自己的美国老板”。

在后王汉华时代,亚马逊中国的掌门人已经完全成了鸡肋,基本上两年换一个,往往只是“亚马逊总部和其他市场掌门人的轮换过渡选择”,这让亚马逊中国做的很差的本地化工作继续恶性循环。不信你现在网上搜一下“亚马逊中国”,感受一下它“与时代脱节”的画风。

亚马逊在中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对中国本土团队没有基本的权利授权和信任,本土团队无法发挥实力,自然使得亚马逊在中国的本地化工作遥遥无期。即使中国团队对行业方向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不信任导致的决策链的漫长和严重滞后,使得这些能力过早死亡。

现在就连亚马逊自己也承认,对本地化的无知和决策的滞后是让它“突然离开”中国电商市场主战场的两个最严重的错误。

策略保守,内部管理混乱等。

当然,除了对本地化的无知和决策的滞后,亚马逊中国还有很多问题。

2011年,刘曾经在一次采访中抱怨过亚马逊,说自己在亚马逊上买过东西,但是物流太慢,最快的时候要让用户等两天。“结果他们连这个都叫两天服务。如果放在中国,那将是一场灾难,每个消费者都会不满,因为大家都希望六小时内收到快递,两天对消费者来说太长了。”

这说明亚马逊中国在发展策略上是保守的:仓储物流投入少,营销策略过于保守,开放平台进展缓慢,都是亚马逊中国为之付出代价的战略失误。

2010年后,JD.COM、Suning.cn、天猫商城等。迅速崛起,各大电商争相整合上下游产业链。JD.COM、阿里等。也在这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布局仓储物流系统,以期为用户带来更具竞争力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亚马逊中国的物流战略仍然沿袭着“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的旧体制,导致其在国内物流方面的短板,竞争力严重下滑。回顾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历史,我们意识到,在中国,物流可以说是制约电子商务早期发展的首要因素,而亚马逊在这方面的缺失,使得其落到了起步的地步。

同样保守的还有亚马逊中国的营销策略。在中美消费者消费习惯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亚马逊中国仍然沿袭了在美国时的那一套,忽略了价格和营销活动对国内消费者的影响。当阿里、JD.COM、Suning.cn、国美更多的电商争相掀起价格补贴抢占市场的狂潮,大量的营销动作和广告不断出现的时候,亚马逊中国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大众的身影。

中国的保守操作让人“绝望”。直到现在,当你访问亚马逊中国官网时,仍然可以发现它的页面设计非常简单,首页的资源非常少,对新用户不友好,几乎没有吸引力。

在大的战略层面上,虽然Kindle和亚马逊云服务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并逐渐成为现在亚马逊中国的重点,但来自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的竞争压力使其毫无优势。在移动互联网、O2O、新零售、社交电商等后期方面,亚马逊中国缺乏战略布局和话语权。

除了战略保守、缺乏策略,亚马逊中国内部管理混乱也早就为人诟病。大公司病,内部腐败,薪酬水平不合理混乱,企业管理混乱,售后服务差,员工勾结商家,HR不尊重别人,消极工作,卖假货...............

写在最后

亚马逊完全错过了“中国本土电商从价格战进入市场,以低价策略为主,迅速占领市场,然后在物流、消费体验、市场定位、内容等维度形成壁垒”的历史进程,因为它不明白本土化和决策滞后、策略保守、内部管理混乱的原因。更糟糕的是,“一贯专注中高端市场”的亚马逊中国,无论是APP还是小程序,无论是近几年的消费升级,还是“打入五环外下沉市场”,都始终没有跟上步伐。

现在,亚马逊中国再也不用面对过去15年的尴尬局面了。“停止第三方卖家服务”的亚马逊中国将彻底退出传统电商主战场,专注于“海外电商”。虽然我们仍然不看好它在中国的未来,但是我们真心希望亚马逊中国能够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以上问题已解答完毕,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