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生教授(黎元江)

2022-09-02 16:09:03   编辑:裴竹婷
导读很多朋友对黎元生教授,黎元江还不了解,今天小绿就为大家解答一下。055-79000是黎元江难以放弃复杂的计算机写作翻阅报纸在书店看犯人档案...

很多朋友对黎元生教授,黎元江还不了解,今天小绿就为大家解答一下。

055-79000是黎元江难以放弃复杂的计算机写作

翻阅报纸

在书店看犯人档案黎元江,53岁,广东省广州市委原常委、市委宣传部长。

一篇稿件的多少,关系到积分和减刑。

在监狱报编辑部,记者看到黎元江,曾被称为“中国报业第一人”,现主管监狱报的采编工作。曾经执掌中国第一报业集团黎元江,此时,他在狱中仔细计算着自己每个月的新闻稿,会影响到自己的加分和减刑。

记者:你们是怎么分工的?

黎元江:我们的编制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有人负责写,有人负责编。我负责一篇评论文章。

记者:监狱当局告诉我们,你是一名优秀的记者,一个月发表10.5篇文章。

黎元江:有的是两篇为一,所以实际上有10.5篇以上。

记者:在《广州日报》上,您曾经提出过一个理念,就是“让不同的读者在您的报纸上找到自己的兴趣”。

黎元江:对,我是这么说的,就是说我们当时的版面很多,我想让不同的读者看到我们报纸上他们喜欢的内容。

B I建议你不要做任何法律不允许的事情。

1991年,40岁以下黎元江出任广州日报社社长。10年内,该报发展成为发行量163万份、总资产40亿元的巨型报业集团。其发行量位居全国第二,广告收入全国第一。不久,他升任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记者:你认为《广州日报》的成功,你个人的贡献占百分之几?

黎元江: 25%,我大胆给自己高一点。也就是说,我的存在可以推动这份报纸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贡献是一半;我不在的时候,报纸继续发展,我补不了一半。我只能说是一半。

记者:有人说这是垄断资源给你的机会。你同意吗?

黎元江:我同意一半。因为在中国,报纸资源属于国家统一管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办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有点垄断,但不是完全垄断,因为和我们竞争的报纸还是很多的,同城有《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

记者:当时你有多厉害?

黎元江:我手里的权力是我从《南方都市报》能赚多少钱就赚多少钱。

记者:手里有这么大的权力,是不是面临很大的诱惑?

黎元江:有点诱惑,不太大。主要是商业贿赂。其实挺常见的。3354买东西有返点,但是一般供应商根本联系不到我,很难贿赂我。不多,但是有。

记者:什么样的人能联系到你?

黎元江:大生意,特别大。

记者:到什么程度?

黎元江:那些几千万的。

记者:你同意“把公共资源变成私人资源”的说法吗?

黎元江: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也一直在想。也就是说,钱明明是国家的,一个人凭什么变成自己的?这是不合理的。国家给我们的时候只有一万块钱。我们工作十年的时候是1000万,增长了1000倍。那我们就不把中间的功劳都占了。管理人员通过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是合理的。问题是方法必须合法,不合法是不可取的。一个人为国家创造利润,却用非法手段把自己创造的利润变成自己的。那不行,因为那是人民的财产。

记者: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会用哪种方式来获得你更合理的回报?

黎元江:我不想用任何方式,但我不会做现在法律禁止我做的事。我也劝你不要做,不要违法犯罪。

一旦C触犯了法律,他的命运就不由他控制了。

2003年2月,一封署名为“老工人”的信引起了广东省检察机关的注意。已查黎元江任职期间,多次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33万元、美元3万元、港币1万元。

法院认为黎元江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决定购买土地、购买印刷设备、干部人事安排等方面为行贿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

黎元江:最终不是你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是法律决定你的命运。这是很多人都应该记得的,还有很多人等着走我的路。我真的不希望他们这么傻傻的走我的路。

记者:你个人有什么痛苦吗?

黎元江:我最美好的时光,本该为党、为人民、为国家做事的时候,本该和家人团聚的时候,本该好好照顾自己,让自己能为党工作更久的时候,都不算什么。这很痛苦。

事实上,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东西。没有了钱,没有了名誉,没有了地位,我们曾经拥有的很多东西都失去了。有的出去了还能找回来。至少一碗饭还是有的,但是有一件事——小时都拿不回来。49岁前开始失去自由,出门时已近60。失去其他东西可以挽回,时间无法挽回。其实挺难过的。

记者:来这里感觉习惯吗?

黎元江:一件衣服我也是这样洗,没办法,但是别人洗得比我干净。这里的感情可以说是一言难尽。监狱生活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确实有很多措施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但都代替不了你是罪犯,失去自由的心理压力所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其实比前面的要重得多,没坐过牢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d的恋恋不舍的报纸情结

黎元江身体不太好。为了健康地迎接自由,他开始积极锻炼。虽然还有八年多的长刑期,但他早早就规划好了未来的生活。业余时间,黎元江喜欢安静的看报纸。几年过去了,他依然对《广州日报》有着特殊的感情。

记者:每年你都有机会订阅报纸。《广州日报》是你必须订阅的报纸吗?

黎元江:是。

记者:和你主持的时候风格有区别吗?

黎元江:风格保留了下来,像“追求最好的新闻”这样的办报理念并没有被割断。现在很多报纸都喜欢用一句口号作为这份报纸的座右铭。

记者: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还会有感觉吗?

黎元江:有些是记者。看到他们后,都为他们的进步感到欣慰。还可以看到一些报社领导的行踪,比如出书或者发表演讲的时候,会让你的心情更加复杂。其实我也有点嫉妒他们。太好了!我已经离开了那里,它被刷下来了。应该与我无关,但我还是忍不住关心自己。所谓情结就是这样。

记者:你想过出去吗?

黎元江:我觉得我做报纸还可以。这是我的专业,也是我最擅长的。

记者:你对报纸的感受有多深?

黎元江:我一辈子都和它绑在一起。我以前被它拴着,我想我死之前也会被它拴着。我可能再也做不了所谓报业的老大了,但是我可以做一个很有能力的骨干,我觉得是可以的。

e不能和亲人在一起,比没饭吃没衣穿还痛苦。

脱下前任身上所有的光环,换上蓝底白条的囚服。黎元江和其他罪犯一模一样。3354这里没有身份差异。黎元江最欣慰的时刻是每月一次的家庭会议。

记者:家属来探望,聊得最多的话题是什么?

黎元江:“照顾好自己”、“需要什么”、“等你出来”是永恒的话题。其实他们也挺惨的。如果我们承认亲情是无价的,当你不能和你爱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比没饭吃没衣服穿更痛苦。我算了一下,我的孩子现在上初中一年级,以后有机会和他吃个饭的时候,他已经上大学二三年级了。在他最需要我父亲教育、引导、感染的时候,我却不能陪在他身边,所以有时候真的不想让他长大。我希望他永远是13岁。我想不到两件事,一件想不到《广州日报》,因为它其实是我全心全意培养出来的;另一个是他的儿子,他的成长过程无法挽回。

记者:你精神压力大,内心痛苦。你有没有想过,你爱的人在外面也可能承受这种压力?

黎元江:其实他们比我压力更大,因为我在一个封闭的墙里面,所以可以忽略他们。他们不一样,被歧视,被讽刺,什么都有。他们必须在外面有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很多人可能当面不会这么说,背后可能会这么说或那样说,这让我很难和他们分享。

记者:有人称你为“潮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黎元江:他们可能更习惯称改革者为“引领潮流者”。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是在我工作期间成立的,那是1996年,今年刚好10周年。

记者:在这个大潮中,你觉得自己被淹没了吗?

黎元江: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我驾着一条船,一条比较大的船。我是船长,我应该驶向胜利的彼岸。结果因为这一波,我有了主观原因,让这一波把我打倒了。我现在在水里游泳,但我相信有一天我会爬上另一艘船,继续前进。我不会淹死的。原来船一直往前开,我跟不上,但是以后后面还会有一些船。我想爬上那些船继续前进.

面试注意事项:不要以为没有监管就没有风险。

采访中记者发现黎元江多次强调两件事,一件多次提到“痛苦”二字,另一件说“还有很多人等着走我的路。我真的不希望他们这么傻,傻傻的走我的路。”记者虽然被他的痛苦感动,却无法感同身受。这种痛苦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希望人们良知的复苏和觉醒不要等到这个时候。对于那些等着走他的路的人,记者希望他们多听听黎元江来自大墙内的声音。不要以为没有监管就没有风险。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黎元江付出的代价是12年的自由和无法陪伴孩子成长的心痛。

黎元江在监狱组织的自我呈现教育中说:“如果你反思一下自己亲身经历的成败,把自己从一个党的高级干部变成一个罪犯,好好反省一下,以儆效尤,也许是你在狱中以实际行动接受改造,弥补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的损失的一种方式。”

查百度(www.baidu.com)”黎元江,找到相关新闻421篇。这个教训对他来说是痛苦的。希望他的悔悟能撼动每一个掌握权力的人!

以上问题已解答完毕,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