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整治网络戾气打造“清朗”空间

2023-12-16 17:59:25   编辑:创维
导读近日,中央网络信息办公室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清洁·网络愤怒整改专项行动,从严重打击网络厕所、打开盒子挂人等七个方面,煽...
近日,中央网络信息办公室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清洁·网络愤怒整改”专项行动,从严重打击“网络厕所”、“打开盒子挂人”等七个方面,煽动网络极端情绪。“清洁”系列专项行动已连续多年开展,每项行动都有整改的重点,这次针对的是网络愤怒。
 
●经济日报:遏制网络愤怒,不旁观者
 
网络愤怒是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网络愤怒的传播者往往占据所谓道德正义的制高点,不仅对他人的痛苦和困难没有同情心,而且通过肆意判断获得道德优越感,甚至无视事实进行非理性攻击。隐藏在昵称后,网络愤怒成本低,伤害大,造成了许多悲伤的伤害事件。
 
遏制网络愤怒,网民应自觉自律。大多数网民应牢记,互联网不是法律之外的地方,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筛选敏感信息,理性判断。在网上发表评论时,要多思考,多理性,避免盲目跟风。“网上厕所”和“打开盒子挂人”本质上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承担刑事责任。在遭受网络时,我们也应该主动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法治日报:遏制网络愤怒需要社会合力
 
网络愤怒是一种极端的心理或氛围,通常通过简单而粗糙的非理性表达来发泄情绪,并制造对立。例如,现实中存在的“网络厕所”、“打开盒子挂人”等行为,行为人在剥离或扭曲事实背景时攻击、虐待、侮辱和诽谤他人,挤压了网民之间理性对话的空间。与此同时,大多数与“网络愤怒”相关的行为都充满了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强烈感官和情绪反应的信息。例如,一些在线惩罚,PK、有趣的挑战等来取悦粉丝的短视频或直播,其内容明显违反了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但往往会吸引更高的拇指或转发量。如果不严厉打击这些行为,不仅会导致内容制作人不断挑战公共秩序和道德底线,而且会严重误导大多数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
 
为营造和谐友好的网络环境,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相关部门也开展了一系列整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可以说,中国对净化网络环境的态度是鲜明而坚定的。同时也要看到,网络空间的主体多,链条长,网络愤怒行为复杂,这意味着治理要突出重点,即聚焦产业化、组织化网络空间内容的生成和传播;还要明确主管部门、网络平台、内容生成者或传播者的权责划分,加强治理过程中各方的合作关系,形成紧密合作、全面立体的治理结构。
 
●工人日报:要遏制网络愤怒,就必须准确打击
 
网络是网络空间的一种癌症,其危害是众所周知的。网络愤怒基于相关平台提供匿名、孤立的空间,用户可以反复无常地发泄情绪,不用担心真实身份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肇事者言行的边界感和责任感,往往成为网络事件的“先驱”,也鼓励或促进网络。
 
为了遏制网络愤怒的传播和传播,我们必须像治理网络一样整改整个链条。有关部门应完善防治网络愤怒的制度和机制,推进用户实名制度的实施,加强管理措施,创新监督手段,建立网络愤怒专项报告渠道,严格查处非法账户、群体、贴吧、非法功能设置和非法平台环节,对网络愤怒参与者造成不良影响,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其中,特别是要加强网站平台的主要责任。网络平台有责任加强对名单、话题、推荐、评论、私人信息等环节的管理,特别是严格控制评论区,纠正直播PK环节,深入调查处罚勇敢、互相撕裂、虐待、脏等行为,第一次遏制网络愤怒。如果平台知道投稿人侵权,不采取必要措施,不仅要惩罚侵权人,还要追究平台的责任。
 
●杭州日报:“清”网络让愤怒走开
 
消除网络愤怒,主要网络平台负责,必须保持第一关。网络平台需要流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流量应该是积极和健康的流量,而不是通过虐待来获得流量。近年来,国家鼓励和支持互联网企业加强自律,积极控制网络。事实上,主要的网络平台也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如要求“网络大V”在前台显示真实姓名,这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有必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整改结果,删除歪曲事实、谣言的网络信息,关闭账户,防止愤怒在网上传播。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愤怒的监管。近年来,《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消除网络愤怒提供了法律依据,部分网络也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对于网络上的愤怒,有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处罚,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