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5年利息还不如3年,银行利率为何产生“倒挂”?

2022-07-02 21:01:12   编辑:小美
导读钱放在银行的时间越长,利息就越少。金融市场最近出现了这样的“反常”现象。这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是非常罕见的。

钱放在银行的时间越长,利息就越少。金融市场最近出现了这样的“反常”现象。这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是非常罕见的。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长期存款利率均“倒挂”。所谓“倒挂”,是指短期存款利率高于长期存款利率或持平。

其中,工行、农行、中行三年期存款利率为3.15%,五年期存款利率为2.75%。建行3年期定期存款达到5万人民币可以上浮到3.15%,但5年期存款利率不上浮,也存在明显的利率倒挂。

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也有类似现象。比如招商银行的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是2.75%。

本质上,存款是储户在银行的投资。根据“高风险=高收益”定律,存款期限越长,客户承担的流动性风险越高,收益率(利息)也越高。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利率“倒挂”的情况呢?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银行“用脚投票”

为什么市场上银行存款利率倒挂?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公开指出,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倒挂”是银行主动控制成本的表现。

存贷利差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如果银行的存款利率不变,贷款利率越低,利差的利润就越低。

他解释说,之所以5年期存款利率低于3年期存款利率,是因为银行预期未来存款利率会下降,所以现在获取长期存款并不划算。如果银行吸收过多的5年期存款,相当于提前锁定了这部分资金的成本,不利于后续市场降低成本。

5年期存款之所以低于3年期利率,是因为一旦利率长期下降,维持较高的存款利率就相当于增加了银行负债的成本。要维持这个利润,银行只能降低存款利率。

“倒挂”的一个大背景是央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2015年10月起,央行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允许金融机构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自主确定实际存款利率。

2021年6月,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一定基点”。调整后,短期存款利率上限水平明显高于之前,而长期存款利率上限水平大幅下降。

2022年4月,央行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披露,指导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将参考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一年期贷款市场利率(LPR)报价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受俄乌冲突、疫情等方面影响,监管出台多项措施,鼓励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例如,最近一年,1年期LPR和5年期LPR相继下降,5年期LPR在2022年5月下调15个基点,降幅最大。LPR被视为“基准贷款利率”。随着贷款利率的逐步下降,为了调节自身利润,银行业的存款利率也相应下调。

居民更喜欢存钱。

事实上,存款利率下降已有早期迹象。

据融360统计,2021年6月改革后,银行业定期存款短期利率持续上行,长期利率在断崖式下跌后保持稳定。直至2021年末,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平均利率分别较5月下降17.4BP、31.2BP、13.2BP。

自2022年4月央行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机制以来,银行业进行了一轮利率调整。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两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至2.25%,中国工商银行下调至2.5%。三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至3.15%。

同时,大额存单利率有所下调,多家银行下调幅度普遍在10个基点以上。大额存单的起存金额一般在20万元以上甚至30万元,利率也较高,一直被认为是比较优质的存款产品。

上海某城商行理财经理秦峰说,他所在银行的3年期存单利率在3.4%左右,起购资金为20万元。最近因为这个业务太火了,一些分行的购买门槛甚至涨到了40万。“这基本上是一种‘秒杀’状态。App上线几分钟就卖光了,顾客要刷手。”

城商行和地方银行的存款利率通常略高于国有银行,因此近年来也被称为许多银行客户储蓄的首选。

疫情以来,居民存款意愿持续上升。

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04万亿元,同比多增4750亿元。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正伟此前在研报中表示,2020年的经验表明,疫情将导致居民存款同比增速上升,存款同比增速将在较高水平维持一段时间。

央行近期发布的报告也可以印证上述判断。其《2022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54.7%的居民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方面倾向于“多储蓄”,比上季度增加2.9个百分点;倾向于“多花钱”的居民占23.7%,较上季度下降1.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1.6%,较上季度下降1.9个百分点。

爱存钱的人多了,但消费意愿在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5%。

根据鲁政委的观察,企业投资意愿仍然较弱,导致存款期限较长,但融资期限较短。

这也引起了他的关注。长期存款和短期贷款加剧了资产和负债的不匹配。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私人部门存款意愿更高,贷款意愿更低,意味着存贷比监控指标压力将会减轻。然而,金融机构不得不面对“资产荒”的挑战,以及平衡债务成本和资产回报的挑战。

鼓励私营部门“利用杠杆”

经济学家顾朝明将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衰退归因于“资产负债表衰退”。随着经济泡沫破裂,居民和企业的资产大幅贬值,迫使他们勒紧裤腰带偿还债务。

当每个人的行为都以偿还债务为目的时,经济中的借款人就消失了。结果就是,即使央行把利率降到零,也没人借钱。大量资金囤积在金融体系,无法进入实体经济。

储蓄太多,投融资太少,导致利率持续下降,经济通缩。这个时候货币政策已经很难对经济起到作用,更多的要靠财政政策,也就是政府部门会加大杠杆。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撰文指出,个人消费和住房需求仍处于疲软状态,预防性储蓄倾向呈上升趋势。

2022年1-5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收缩1万多亿(-17.5%)。受疫情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2021年7月至今仅两个月,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实现同比小幅正增长(1月和3月),企业加杠杆意愿不足。

“目前市场上的居民和企业还在降杠杆。市场上仍存在对私营部门资产负债表下滑的担忧。”他认为,目前中国私人部门去杠杆化的现象与日本截然不同。中国经济泡沫没有破裂,居民和企业也没有陷入“资不抵债”。

因此,他建议在财政政策上继续发力,让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加大杠杆,引导和撬动私人部门重新扩大资产负债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