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下的易趣网,精明的邵亦波

2022-07-28 14:47:49   编辑:李元
导读马云曾经说过,如果邵亦波没有卖掉易趣,他就不会创办淘宝。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最近发生的一些小事把原本的暗线划得越来越清晰。首先,在最

马云曾经说过,如果邵亦波没有卖掉易趣,他就不会创办淘宝。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最近发生的一些小事把原本的暗线划得越来越清晰。

首先,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麦麦CEO林凡分享了一个小发现。 他表示,从2021年底开始,互联网行业人才市场格局将开始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离开互联网,“行业不景气时,最优秀的人才会先离开。 “

二、CVSource投资数据发现,2022年上半年中国VC/PE市场火爆行业仍主要集中在IT及信息化、制造、医疗健康等赛道; 热门赛道细分投资者下,共有1645名投资者参与了半导体芯片、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热门赛道的融资,其中包括229家“Top250”机构参与,占比14% 机构在热门领域的投篮命中率达到或超过 30%。

第三,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的eBay近日正式宣布,2022年8月12日24:00前,将关闭网站所有商品和店铺的交易功能, 和 eBay 将同时关闭。 在线用户注册、登录、充值功能。

VC/PE不再怀念早已红海的互联网赛道。 曾经被马云视为野兽的模范互联网公司已经走到了尽头,一个时代也逐渐落下帷幕。 但是有故事要讲,有投资案例要学习,还有一些问题要思考。

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网站的故事

马云曾经说过,如果邵亦波没有卖掉易趣,他就不会创办淘宝。

eBay 的开始只是一个完美的创业公司的模板。 创始人是海归青年邵亦波,年仅25岁(邵亦波也是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现已离职),1999年公司成立后两个月内,注册用户数 网站上达到4万,交易额突破1000万元。

根据天眼查数据,两年内,IDG资本、嘉峰资本、奇峰资本、蓝信亚洲连续投资eBay。 据说,IDG资本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决定投资邵亦波。 后来,路易威登也果断投资了eBay。

然后3年后,eBay向eBay投资3000万美元,占股33%。 2004年,eBay以2.25亿美元全资收购eBay。 当时,eBay已经是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的龙头,占据市场。 90%的股权,此次收购也成为当时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并购案。

有一个动人的传闻说,邵亦波在发展高峰期将易趣卖给易趣。 2003年,邵亦波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的岳父去世了,他的妻子怀孕了。 在事业和爱情之间,邵亦波选择了后者,毅然搬到美国重回家乡。 直到2006年底,他再次创业,打造母婴平台Baby Tree。

eBay的发展史,事后回想,是缘分。 首先,邵亦波选择了创业的时机,攻克难题的赛道恰好踩到了命运的浪潮。 21世纪初,是互联网浪潮的开端,也是中国新一轮创业浪潮的开端。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中国VC/PE繁荣的起点。

21世纪初,中国VC/PE以美元基金为主,eBay几乎满足了所有投资者对完美项目的要求:创始团队有留学背景, 参加了一场高天花板的比赛。 道路和工程数据相当抢眼。

转折点,当然是淘宝(2003年成立)诞生后,淘宝逐渐取代eBay的第一位置,但命运是已知的,未知的只是一个“如果” . 如果邵一博没有离开易趣,或者邵一博还掌控着易趣,这样的电商平台是否还无法避免落幕?

根据邵亦波后来的创业经历,无论是创业公司宝宝树、投资机构经纬中国,还是个人投资生涯,他都做得非常成功。 在大型组织中,很显然邵亦波确实是一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

根据马云接受《财富人生》的采访,如果邵亦波不退出eBay,我很难成功。 但现实是,如今eBay退出历史舞台,命运中没有“如果”。

但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投资退出

曾经有一位业内大佬激动地和我分享了他投资退出的故事。理念:一次成功的退出不一定是最终的成功退出,也可以是对时间节点的完美把握。

易趣以易趣的名义出卖自己,淘宝相继诞生。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这次新旧交替中,前者输给了抄袭美国模式,后者当然“更懂中国消费者”。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点。 如果从投资退出的角度来看此次收购,邵亦波无疑是在最好的时机完成了退出。

2.25亿美元,相当于20年前的20亿多人民币,这个退出回报确实亮眼。 但话又说回来,何时退出是对任何投资者的考验。 如果放在邵亦波身上,我认为成功的重要因素一定是“敢于冒险”。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2017年,作为经纬中国投资人的邵亦波曾表示,“经纬失败的案例很少,在经纬8年的历史中,投资了300多家,只有不到20家。 真的失败了,倒闭了,可能还有10家。“濒临死亡”的公司有30家,加起来有30家,大概10%左右,是很小的比例。一般都是早期投资, 而300家企业中100家倒闭是正常的。所以总的来说,经纬的失败率还是很低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失败率太低,就说明我们不是 承担足够的风险,死去的公司会更多。”

早期投资不应该有“不敢冒险”的投资者。 ,但也没有投资者不期望完成一次“完美退出”。 除了能把握退出时机的邵亦波和朱晓虎,他还可以入席——他在ofo案中及时退出,最新以20%溢价本轮估值(相当于 34 亿美元),这些股票被卖给了阿里和蚂蚁,后者花费了 1.6 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2021年,朱小虎在朋友圈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ofo事件,“当创始团队开始加速下崖,作为经验丰富的投资人,你应该继续投资 在一边鼓掌,还是帮忙踩刹车?”

当我单独向一些投资朋友提出这个问题时,几乎得到了一致的回答:还是撤退比较好。大家的回答都是一样的 ,“当然要以LP的利益为主,GP总会花LP的钱。”但当我问起,什么才是最好的到了撤资的时候没有收到明确的答复。

最常见的答案是“你只能感觉到它,但你不能告诉它”:这取决于感觉。

CVSource 的投资数据还发现,近年来 VC/PE 的 IPO 纸面收益并没有以前那么高,甚至下降了近 8 倍。 我的一位投后朋友也痛心地告诉我,他们的机构不再那么看重IPO退出,“LP不想再盲目IPO了”,而基金更看重实际的现金回报。

他还提到,“有些LP看到失败的案例就已经问了前面的问题,为什么不早点退出?” 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