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男子带6岁儿子川藏线骑行2000多公里:孩子看到了父亲的执着

2022-08-14 00:25:38   编辑:滕星睿
导读江苏男子带6岁儿子川藏线骑行2000多公里:孩子看到了父亲的执着|||||||當朱紅抵達拉薩,藏區的天空像剛被雨水沖刷過那般湛藍透亮,領著兒子
江苏男子带6岁儿子川藏线骑行2000多公里:孩子看到了父亲的执着|||||||

當朱紅抵達拉薩,藏區的天空像剛被雨水沖刷過那般湛藍透亮,領著兒子站在佈達拉宮腳下,仰望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那一刻他心裡百感交集。將近一個月的旅途回憶像電影片段一樣在他腦海裡不斷閃回,他們父子倆僅靠一輛自行車在川藏線上騎瞭2160公裡。

近日,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時,朱紅回憶起這一路的坎坷經歷,感慨萬千,“在這個過程中,兒子不僅見到瞭許多新奇事物、風土人情,還看到一個老父親的堅持與執著,以及父親對他的愛,都會在他幼小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

帶著兒子去拉薩

騎行拖車是全新體驗

7月的拉薩,沒有灼人的烈日和的高溫,在這呆瞭幾天的朱紅和他年僅六歲的兒子甚至都有點不想回傢瞭。站在戶外,陣陣涼風拂過臉頰,朱紅瞬時愜意瞭起來,似乎忘記瞭在抵達拉薩的前半個月都經歷瞭什麼。“但是怎麼可能真的忘記呢?”騎著單車在拉薩走街串巷的日子裡,總有熱情的藏民問朱紅:“你們是騎著這個來的嗎?”朱紅沒多說什麼,隻是鄭重其事地點瞭點頭,就自顧自地拖著兒子繼續向前騎,耳後傳來響亮的一聲“紮西德勒”。

江蘇男子帶6歲兒子川藏線騎行2000多公裡:孩子看到瞭父親的執著

朱紅和兒子到達佈達拉宮

兩個月前的朱紅和他兒子可能都沒想到,這聲在西藏司空見慣的歡迎語此刻聽起來竟是如此真切。

時針撥回到兩個月前,在江蘇靖江,年近50歲的朱紅因疫情暫時停瞭工作,生活進入一種閑適的狀態,“十年前,我從墨脫徒步回來後跟另一個朋友約好要騎行318川藏線,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能成行,今年正好閑下來瞭,朋友們就提出要去騎行。”就在朱紅開始熱火朝天地籌備之時,妻子領著兒子來到臥室對正在收拾行李的他說:“把兒子帶上一起去吧,讓他也經歷一次不同尋常的旅行方式。”聽到這個請求時,朱紅看到瞭兒子小宇期待的眼神。

“我老婆知道我有高原生存經驗,所以比較放心讓我帶他去,想讓娃去看看外面更廣闊的天地。”朱紅表示,小宇的身高體重比較適合拖車騎行。由於孩子尚且年幼,朱紅就選擇瞭拖車中最好的一款,全封閉保護,球形連接處帶保險扣帶,並且具有減震功效,還配備瞭五點安全帶,“這樣比在自行車後面安裝車座更安全。”對於小宇而言,自行車拖車也是一個全新體驗,“買回來後,我在靖江也帶他在城裡騎行適應瞭 一下,沿途他聽到好多小朋友羨慕的聲音,每一次都是美滋滋地坐在車裡。”朱紅說道。

江蘇男子帶6歲兒子川藏線騎行2000多公裡:孩子看到瞭父親的執著

小宇坐在自行車拖車裡

雖然帶著6歲的兒子,但仍舊堅持選擇騎行這種方式,在朱紅看來,自行車騎行相比自駕,可以隨時跟途中的人進行交流,更直觀地感受不同海拔的自然景觀、氣候變化,“兒子現在上幼兒園中班,他對這個世界有很多好奇的地方,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趁著他上小學前,帶他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出發前兒子哭鬧想放棄

騎行途中一直為爸爸加油

朱紅定瞭6月6號飛成都的機票,並把自行車與拖車打包發去成都。在成都籌備時,自小外出就沒有超過兩天的小宇讓朱紅犯瞭難,“孩子之前每次出門都是爸媽一起帶著的,一到晚上就要回傢找媽媽,跟媽媽視頻的時候也是哭著喊著想媽媽。”朱紅告訴記者,幸虧在民宿裡有兩個大姐姐也是騎行318川藏線的,“我就讓小宇跟這兩個大姐姐約好一起出發,終於在第三天晚上不哭瞭,旅程才得以繼續。”

6月9日早上10點左右,成都下著小雨,朱紅組瞭一個算上小宇在內的9人騎行小隊,正式開始騎行318川藏線。

江蘇男子帶6歲兒子川藏線騎行2000多公裡:孩子看到瞭父親的執著

朱紅與騎行小夥伴們合影

由於單車後面拖掛瞭一個拖車,騎行過程中,朱紅面對每段道路都非常小心,“拐彎的時候要拐大一點,有路牙的地方要多避讓一些,跟大卡車要保持好安全距離,過隧道必須在拖車外側打開警示燈,下坡拐彎要提前減速。”

讓朱紅印象最深刻的是雅安到新溝再到二郎山隧道那段路,一路淋雨外加路面凹凸不平,朱紅已然精疲力竭,再加上一路不斷上坡和下坡,幾乎有一半的路隻能靠推,那時朱紅的雙腿如同灌鉛一般沉重。朱紅說,兒子會高聲歌唱最近爆火的歌曲《孤勇者》為他加油,“戰嗎?戰啊!這襤褸的披風”“爸爸你要使出洪荒之力”“爸爸你休息一會兒吧”在朱紅的耳邊此起彼伏,小宇每每看見過路的自駕遊客來打招呼,總會和他們說:“我爸爸拉著我很累的。”這時因奮力推車而面容痛苦的朱紅會不由自主地揚起嘴角。

江蘇男子帶6歲兒子川藏線騎行2000多公裡:孩子看到瞭父親的執著

遇到上坡時需要推車

高反和高燒侵襲父子二人

途中收獲很多溫暖

除瞭應對險峻的路況,朱紅和小宇還面臨身體和精神上的考驗。在一行人到達海拔4014米的理塘後,朱紅最擔心的事情發生瞭,小宇產生瞭高原反應,“當時他飯也吃不進去一直嘔吐,精神萎靡。”看到兒子難受的樣子,朱紅心力交瘁,支撐不住發起瞭高燒。但有著高原生存經驗的朱紅深知高海拔感冒的危險,“高海拔感冒最容易引起肺水腫與腦水腫,我立即吃瞭自己帶的退燒藥,當即做出下撤到巴塘的決定。到瞭巴塘,我們的情況就好瞭很多。”

江蘇男子帶6歲兒子川藏線騎行2000多公裡:孩子看到瞭父親的執著

小宇在途中一直很乖巧

雖然這一路上有很多艱難險阻,但對於朱紅來說,路上收獲的溫暖遠比危險要多得多。“在高爾寺隧道口遇到瞭自駕來的江蘇老鄉,他們很熱情地給瞭我們一些咖啡、紅牛、巧克力;在左貢遇到成都的自駕大爺給瞭許多牛奶與酥餅;邦達的一位藏民大叔騎摩托在我後面悄悄推我一把上瞭橋;在工佈江達遇到賣工藝品的藏族阿姨送給小宇藏式小工藝品。”朱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將一路上遇到的好心人如數傢珍般地一個一個回憶瞭出來。

讓兒子看到父親的堅持與執著

將來想與兒子一起重新騎行川藏線

朱紅記得,這一路上小宇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爸爸,還有多久才能到?”朱紅坦言,其實他一直擔心兒子吃不瞭苦會半途而退,也做好瞭隨時放棄的準備,但沒想到小宇路上情緒一直較為穩定,最終堅持到瞭拉薩。

從成都到拉薩2160公裡,朱紅父子也曾搭過車,但大部分的路他們還是能點對點騎到。6月30日18:30,時隔十年再次踏上拉薩這片土地,這次右手邊多瞭自己的兒子,朱紅的心裡又是另一番感慨。就像十年前徒步墨脫時朱紅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寫下的:有的事情隻有去做瞭,才能體會到這件事的真正意義,否則永遠隻是幻想而不是回憶。朱紅也在佈達拉宮門口把這句話傳遞給瞭興奮中的小宇。

江蘇男子帶6歲兒子川藏線騎行2000多公裡:孩子看到瞭父親的執著

朱紅和兒子抵達拉薩

朱紅說,這一次旅程,給小宇的人生軌跡畫瞭一個大圓圈,“他看到瞭連綿起伏的群山,大渡河上的鐵索橋,靜謐的然烏湖,藏族特色的村寨,美麗壯闊的高山草甸和成群的犛牛。無論是3000、3333、4000的路程碑,還是二郎山隧道,瀘定橋,折多山,仁龍巴冰川,米拉山都留下瞭他打卡的影像。即便他年幼可能會忘記,但是這些影像應該會存在他記憶最深處。”

江蘇男子帶6歲兒子川藏線騎行2000多公裡:孩子看到瞭父親的執著

朱紅和兒子在二郎山隧道附近合影

朱紅覺得,旅行是一個能夠讓人增長見識的事,不僅僅是路上的所見所聞,還有一種被稱之為“堅持”的精神。“在這個過程中,小宇不僅見到瞭許多新奇事物、風土人情,還看到瞭一個老父親的堅持與執著,以及父親對他的愛,都將會在他幼小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

朱紅還希望,等兒子長大後,可以和他並駕齊驅一塊再次騎行川藏線,“他可以把他年幼經歷過的地方再打卡一次,相信具有時間對比的照片更有魅力。”

紫牛新聞見習記者:徐韶達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