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有了新版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2-05-21 20:23:59   编辑:葛剑
导读过敏性鼻炎有了新版诊断和治疗指南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5月20日,新修订的成人版和儿童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两部《指南》均进一步综合阐述了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制订了最优化的防治措施和疾病管理方案,可以更好地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变应性鼻炎一般被称为过敏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出现的一种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可导致患者日常活动受限、学习工作效率低下,可造成睡眠障碍,严重者可引发心理问题。该病全球患病率高,我国18个中心城市的自报患病率达到17.6%,北方草原地区6个城市花粉导致的变应性鼻炎的确诊率为10.5%-31.4%,造成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针对这一常见疾病,《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曾先后刊登多部成人版和儿童版指南。随着近些年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2021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联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及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牵头,组织专家起草指南,经过历时1年的整合、讨论、修改,最终完成对成人及儿童变应性鼻炎指南的修订工作。

成人版《指南》在《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近5年发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均更新了较多内容,添加了环境控制、抗IgE治疗、药物联合治疗策略,详细扩充了免疫治疗相关内容,与当前变应性鼻炎研究热点和临床重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

儿童版《指南》在《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重庆)》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修订,新增了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鉴别诊断等内容,在治疗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旨在促进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告诉新京报记者,对于儿童变应性鼻炎,很多家长存在“只治疗不预防”的误区,不配合做过敏原检测。实际上,没有过敏原就没有变应性疾病,在环境控制上应避免接触变应原和各种刺激物。此外,还有些家长总是等孩子有症状了才就医服药,症状有所改善便不再用药,或者担心副作用而擅自停药。“如果孩子持续一周打喷嚏流鼻涕,千万别不当回事儿,应及时去医院就医。变应性鼻炎如不及时控制任其发展,容易出现伴发症状,比如腺样体肥大、变应性哮喘等。”倪鑫提醒。

另外,倪鑫强调,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更要关注不良反应。免疫治疗必须在医生的监督下来进行,因为孩子一旦发生不良反应,会比成人更加严重。“希望患儿家长能更多地了解认识变应性鼻炎,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倪鑫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