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三周年:理想照进现实了吗?

2022-06-27 19:52:17   编辑:小美
导读2019年6月6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进入5G“元年”。到今年,5G商用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

2019年6月6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进入5G“元年”。到今年,5G商用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

三年时间,中国5G覆盖范围和发展速度都很快。

据工信部统计,2021年,全国共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是2020年71.8万个的两倍。每万人5G基站数量达到10.1个,比上年末增长近一倍。5G年投资1849亿元,占电信固定资产投资的45.6%。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城镇,98%以上的县城和80%的乡镇。5G移动终端连接数也达到5.18亿。截至2022年5月底,中国5G基站数量已超过160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6%,5G基站总数占全球的60%以上。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独立组网(SA)模式建设5G网络的国家。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赵策表示,在5G商用应用方面,已经覆盖国民经济97大类中的40个,5G应用累计超过2万个。截至2022年4月底,共有814个5G终端获准接入网络,移动终端569个。2022年1-4月,国内市场5G手机总出货量6846.9万部,新机型上市78款。

在专利方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应用创新中心副主任杜家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5G技术标准方面,我国参与了近40家标准制定公司,贡献了5000多篇5G核心设计文稿,占比超30%,标准必要专利占比33.5%。

5G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以及5G标准的制定,充分验证了通信业内人士对中国通信发展的概述。“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领先”。

5G时代给行业和产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三大运营商的格局没有改变。

根据三大运营商披露的用户数据公告,截至2022年5月,中国移动移动业务用户总数为9.67亿户,5G套餐客户数为4.95亿户,本月净增1821.3万户;中国电信移动用户3.81亿,5G套餐用户2.24亿,本月净增704万;中国联通“大连接”用户达到7.95亿户,5G套餐用户达到1.797亿户,净增493.6万户。(注:“大连接”用户累计数=移动计费用户累计数+固网宽带用户累计数+固网本地电话用户累计数+物联网终端连接累计数+联网专线用户累计数)

三大运营商用户总数,5G套餐客户数,5月新增5G套餐客户数。图片来源:DoNews

在用户数量、5G套餐客户、5G套餐月净增数上,中国移动占据绝对优势。

5G商用三年后,除中国联通外,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净利润均由5G投入初期的下滑转为回升。2019年,中国移动实现股东应占利润1066亿元,同比下降9.5%。2020年实现股东应占利润1078亿元,同比增长1.1%。中国电信2019年股东应占利润205.17亿元,同比下降3.3%。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208.5亿元,同比增长1.6%。

一方面,5G资本在逐年增加。以中国移动为例。2019年,中国移动5G相关资本支出为240亿元,2020年为1025亿元,2021年为1140亿元。预计2022年5G资本支出将达到1852亿元;另一方面,5G用户数量翻了一番。截至2020年2月底,中国移动拥有1540万5G套餐客户,到2022年5月,5G套餐客户数量增长超过30倍。

电信运营商净利润下滑与基础业务通信服务收入和5G套餐用户增长有关。以中国移动为例。2021年,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7514亿元,同比增长8%,占总收入的88.6%。移动ARPU(用户平均月收入)为48.8,同比增长3%。

然而,5G移动服务对收入的贡献有限。中国移动财报显示,智能家居、DICT(IDC、ICT、移动云等政企应用和信息服务)、移动云、数字内容等业务的拓展,带动数字化转型收入达到1594亿元,同比增长26.3%,对通信服务收入的增量贡献达到59.5%。

下半场来了。

北京时间6月9日,3GPP RAN第96次会议上,5G R17标准被冻结,5G R18标准第二次演进版本正式完成,随后是5GR18的建立和启动。

换句话说,5G的第一阶段(分为R15、R16、R17三个版本)已经演进,正式进入5G高级(又称5.5G,也分为R18、R19、R20三个版本),也就是5G的后半段。

众所周知,5G的三大应用场景分别是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URLLC(低时延高可靠)和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R15、R16、R17的完成主要涵盖了上述三个业务场景。

比如R15奠定了5G基础,包括可扩展性和前向兼容性,5G NR(新空口),基本的URLLC支持,Sub-7GHz和毫米波等。R16版本主要面向行业扩展,包括免授权频谱(NR-U)、增强型超可靠低时延通信(eURLLC)、直连通信NR V2X、5G广播、5G核心网支持的eMTC/NB-IoT等。R17版本不断强化技术基础和垂直行业,包括增强型工业物联网、定位、V2X、低复杂度NR-Light(RedCap)、增强型IAB和简单中继器。......

总的来说,正如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3GPP RAN全会副主席胡楠对R15-R17的描述,5R15版像“毛坯房”,R16版像“精装房”,R17版以“精装房”为基础,R18版像将智能家居引入“软房”。

然后在5G的下半场,基于ITU定义的三种业务场景,即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URLLC(低时延高可靠)、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引入了三种新场景,即UCBC(上行超宽带)、RTBC(宽带实时交互)、HCS(通信感知融合)。

以R18版本为例,R18将5G扩展到所有终端和用例,如无人机和扩展卫星通信、扩展直接通信、XR、扩展定位、NR-Light(RedCap)演进等。

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5.5G领域总经理高全忠表示,5G的前半段主要是改变社会。一方面提供无处不在的千兆体验;另一方面,它重塑并支持成千上万的企业。5G下半场,就是全面赋能智社,让整个行业走向10万亿体验和1000亿连接。

具体来说,“第一,5G下行将达到无处不在的10Gbps,速率比5G提升10倍;第二,上行的泛在体验从现在的10M增长了近100倍,尤其是To B行业,上行需要大幅增长;第三,实时交互,即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互,包括机器人交互,需要快速的交互能力。未来稳定的低延迟交付能力可以低至5ms的端到端交付能力;第四,千亿物联网的能力,在物联网方面有了大规模的进步和发展。”此外,高全忠表示,5.5G还将提供超越连接的能力,例如在民用雷达领域,通信信号既可以通信,也可以感知。

当然,用户、企业、行业最关心的还是5G的落地。

“理想”并不照耀到C和b。

5G的具体落地进度如何?

目前在To C方面,设备厂商、芯片厂商、手机厂商更关注XR、云游戏、视频等领域。比如爱立信与OPPO合作的5G+AR云游戏,全息通信(远程物体的3D呈现实时捕捉、编码、传输、渲染)。

5G套餐用户小萌告诉DoNews:“从4G套餐换成5G套餐后,明显感觉速度更快了,档位也少了。但说到应用场景,我一时想不起来。”Lily的4G套餐和5G手机:“买5G手机主要是赶手头的旧手机,需要更换。我不升级5G套餐,是因为除了速度,真的没有什么更吸引我了。”

在to方面,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已经做了很多布局。比如华为针对不同行业组建了数字化兵团,包括煤矿兵团、智能公路兵团、海关港口兵团、电力数字化兵团、智能光伏兵团等。运营商中国联通是落地工业互联网等5G应用场景,同时也为垂直行业搭建各种军用地图,如智能矿山、智能钢铁、服装制造、汽车制造、装备制造、智慧医疗等。

据工信部统计,今年在Q1,工信部发布了123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和4个工业示范基地。迄今为止,中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总数已达2400个,形成数万个5G应用案例和20多个典型应用场景。

爱立信中国前总裁赵俊涛曾表示,5G To B开始小规模商用,但规模化之路有很多挑战。现在全球5G到B的落地都在样板间阶段。言下之意,5G到B的大规模商用和落地的场景非常少。显然,这与5G之初“万物互联,极低时延,改变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宣传有一定距离。

谈及目前5G To B商业模式的困难,爱立信东北亚区CEO兼中国区总裁方盈对DoNews表示:“现在5G受到模组价格的限制,很多工厂对模组价格比较敏感。几千块的模块单价几百元,和几块钱的GSM模块相比太高了;其次,考虑到效益,工厂和企业需要看到效益,5G到来的效益需要工厂认真核算。另外,由于WiFi便宜,很多企业认为使用WiFi就足够满足日常运营需求,没有动力再往前走一步。前期的投入和其他选择,让很多行业企业很难下定决心进行5G转型。”

不过,方盈对5G落地表示乐观:“5G网络更安全、更稳定,未来全厂无线化是必然趋势。5G到B甚至到C还需要一段时间,尤其是5G模块达到一定数量级,必然带来成本的大幅下降,也为5G落地扫除障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