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Bose 700 消噪耳机体验及华硕 ROG Phone 2 手机怎么样

2020-01-09 10:13:00
导读 今年 5 月,Bose 正式发布了新一代降噪耳机 Nosie Canceling Headphone 700 头戴式无线消噪耳机,售价为 2999 元。全新的外观设

今年 5 月,Bose 正式发布了新一代降噪耳机 Nosie Canceling Headphone 700 头戴式无线消噪耳机,售价为 2999 元。

全新的外观设计为用户带来不一样的佩戴感,耳机的操控交互也出现了一些变化。Bose 也在这款新耳机中加入了 10 级可调节消噪功能,降噪效果也获得明显提升。

不管你手持的是 QC35 还是 QC35 II,Bose 700 消噪耳机都是值得你购买升级的降噪耳机。

和对手 WH-1000XM3 比起来,Bose 700 也展现出一定的竞争力。这次 Bose 换上了一对高质量发声单元,提升降噪效果的同时也保证了声音输出,综合表现力也达到了 WH-1000XM3 的水平。

如果你让我在对比之前下一个简单的结论,那应该是:

Bose 700 消噪耳机是一款综合表现很强的降噪耳机。它告别了 QC 系列的偏科状态,降噪比之前更干净、更细腻的同时,声音表现也进步了不少,是非常值得 iOS 用户和 Bose 粉丝购买的降噪耳机。

亮眼的新造型,佩戴还是有点压头

不可否认,Bose 在 Bose 700 消噪耳机中用上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新设计。

他们放弃了传统头梁的连接造型,将耳机的伸缩结构做金属圆柱的设计。Bose 在耳机表面增添了滑槽,用户可以通过这结构调整耳罩的位置,从而调整做出最佳的佩戴模式。

和传统伸缩结构比起来,Bose 700 的造型多了几分未来感。

和我们手上的黑色版比起来,银色版 Bose 700 搭配这个造型能够展示出更强的金属质感,整个设计的未来感也会比黑色版更高。

虽然,这种圆柱式滑动结构会比 QC 35 II 和 WH-1000XM3 那种传统的设计更有新意,但用起来还是会有它不方便的地方。

首先,Bose 700 没有折叠结构,这样耳机就不能以体积更小的折叠模式收纳,整个耳机放到包里面也很占空间。相比之下,有折叠的 WH-1000XM3 和 QC35 II 就会方便很多,不管是双肩背包还是单肩挂包,这两款旧品收纳起来都要比 Bose 700 方便不少。

Bose 700 省略了折叠结构的同时,新的转轴设计也限制了耳罩的旋转方向,它只允许耳罩往外翻。用户如果想让耳罩向内的话,就只能将耳机取出再反向佩戴。比起直接能将耳罩转向内侧的 WH-1000XM3,Bose 700 确实也要麻烦一点。

不过这只是个人习惯和偏好等的问题了。

而对于作者我这种脖子比较粗的胖子,这两种形式挂在脖子上其实还是不舒服。不管是 Bose 700 还是 WH-1000XM3 的延伸结构都不够长,不能为耳罩腾出足够的空间。所以,每次用完耳机后,我只好让它留在头上,又或者乖乖地把它放回包里面去。

▲Bose 700

▲索尼 WH-1000XM3

佩戴方面,Bose 700 和 WH-1000XM3 的表现都差不多。两款耳机的佩戴密封性都很强,带上去之后就能遮蔽一部分噪音,大概也有接近半档降噪的效果。

比较起来,Bose 700 的耳罩弹性会强一点,而索尼则把 WH-1000XM3 的耳罩调整得更加松软一点。两者佩戴起来都很舒服,阻隔噪音的能力都还可以,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怎么去选择,主要还是看佩戴者对于耳罩材质的偏好。

▲Bose 700

▲ 索尼 WH-1000XM3

头梁方面, Bose 700 的材质更有弹性,带上后会有更强的缓冲感,来自顶梁的压力也会比 WH-1000XM3 要少一些,戴起来更舒服。

但是,这次两款用上了收窄了的头梁,这种头梁对于我这种头部尺寸比较大的佩戴者,还是不那么友好。

虽然头梁上的皮质带能够延缓压力的影响,但受力点还是会集中在头上的两点,戴久了还是有点不舒服。

就佩戴感觉来说,Bose 700 和 WH-1000XM3 的差异其实不算太大。

两款耳机的设计思路相似,耳机的物理遮噪效果也相同。两者差异,其实体现在耳罩、头梁衬垫的材质上。

Bose 选用了容易清洁和更具弹性的蛋白质皮革,索尼则采用更松软的传统皮质,两种材质提供的感受都各有特点,这里很难评出个高低。

如果有用户在材质上纠结,那建议先去体验一下再选择。

快捷用按键,微调靠手机

Bose 这次大幅减少了按键数量,原本放在 QC 35 II 上的 5 个实体按键,到了 Bose 700 上就只剩下三个。

和索尼比起来,Bose 700 也就少了一个「捂住耳朵进入环境声模式」的操作而已,其他都一样。

和 WH-1000XM3 一样,Bose 将所有播放控制操作都做到触控操作上。除此之外,Bose 700 的触控手势跟 WH-1000XM3 非常相似,是索尼最常用的那套触控模式。大部分用户在不看说明书的情况下也能快速上手,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不过,受限于新的转轴结构,Bose 700 的操控区域只有耳机表面的一半,支持触控的面积比 WH-1000XM3 小很多。还好 Bose 700 的触控响应很灵敏,Bose 也做好了优化,很少会出现误触的现象,触控体验还不错。

要是 Bose 700 两侧都能支持这种流畅、高响应的触控操作,那使用体验会更好。现在 Bose 只把触控功能限制在右边耳机的前半侧位置上,有些时候还是不那么方便。

▲银色版 Bose 700

将播放操控整合到操控后,Bose 将降噪调节、智能语音助手呼出和电源 / 蓝牙模式这三组功能都分别放在三个不同的按键中。开关/ 蓝牙和智能助手的功能都相对简单,所以我们将重点放在降噪调节按键上。

Bose 700 支持 0-10 档的 11 级降噪调节,但降噪调节的实体按键仅支持三档调节。用户可以通过 Bose 音乐这个手机 app,从 0-10 档降噪设定中设置到实体按键的预设记录中。

设置完成后,用户就能够通过按键快速在三个预设档中切换,进行快捷降噪调节来适应环境。比起只有「降噪、环境声模式、关闭降噪」的索尼 WH-1000XM3,Bose 700 还是要灵活不少。

但如果要实现 0-10 档的完整调节,用户还是要回到手机 app 中操作。

Bose 这次适配 Bose 700 的「Bose 音乐」,也是一个简单的耳机控制应用。这应用虽然叫「Bose 音乐」,但它并不能控制音乐播放。

应用内部只有显示耳机状态和软件更新、0-10 级降噪调节、音量调节和耳机降噪预设这三项功能,用户可以在应用中查看耳机连接过的其他设备,也可以手机上切换耳机的播放源。

基本上,Bose 音乐满足了用户大部分的基础操控需求。用户想要快捷操作的话可以在耳机上用按键来调整,如果想更细致地调整降噪级别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来操控。

▲微软 Surface Headphone

不过,如果 Bose 能够将 11 级降噪调节功能整合到耳机上,它也能像 Surface Headphone 那样调整的话,用起来应该会更方便。

和 Bose 比起来,索尼推出的耳机控制应用 Headphones Connect 就复杂很多。

除了基础的降噪调节和播放控制,索尼还将耳机的连接模式调节和耳机均衡器也整合到应用里面。用户可以通过应用来调整耳机的声音表现,也可以透过应用激活耳机的 SENSE ENGINE 功能,让耳机拥有适应环境调整降噪效果的能力。

Bose 700 的操控设计是以简单为主。Bose 只把最简单、最常用的功能开放给用户,希望用户可以透过触控、app 和这三个简单的按键就能快速操控耳机,减少麻烦。

和 Bose 对比,索尼采用完全相反的思路。索尼希望将所有功能开放给用户,就算是连接模式、耳机声音均衡器等操作都希望留给用户选择。

对于熟悉音频和耳机的用户,这样的设计确实为他们带来不少可玩性和自由度。但如果你只是想调个降噪模式,简单设置个声音的话,那 Headphones Connect 提供的其他功能意义对你来说也不大。

Bose 要做的不是降噪,是消噪

降噪,是 Bose 700 最核心的卖点。和 QC 35 II 比起来,Bose 700 的降噪效果提升很明显。

▲左:WH-1000XM3;右:Bose 700

带上耳机之后,Bose 700 的机身能够阻隔一部分噪音。降噪功能开启后,Bose 700 会有一个简单的过渡效果,让用户慢慢进入到降噪状态中。

标准的 5 级降噪能够满足需求,在办公室环境中也能够阻隔一部分敲击键盘的声音。风机产生的噪音也有所减弱,但还不能达到完全安静的状态。

5 级降噪模式下的 Bose 700 和打开降噪功能的 WH-1000XM3 比起来,此时的 Bose 700 的降噪表现还是有些差距。

但在底噪控制的层面上,Bose 700 此时也能将底噪影响调到最低,降噪的干净程度还是要比 WH-1000XM3 要高一点。

当 Bose 700 打开 10 级降噪时,佩戴者基本上不能听到外界的风机噪音,机械键盘和人声的影响也被压到最低。再加上自身已经做好有效的底噪控制,Bose 700 打开 10 级降噪之后的表现还是要比索尼 WH-1000XM3 要好一点。

两种在降噪强度上的差异不大,Bose 的 10 级降噪也只是比 WH-1000XM3 强一点点而已。但 Bose 700 的降噪环境更干净,底噪影响也比 WH-1000XM3 要小,所以用户才会感觉 Bose 700 拥有更强的降噪效果。

Bose 700 的 10 级降噪表现不错,也真正达到了消除噪音的目标。

只是,太强的降噪效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适应。佩戴久了,Bose 700 会产生更强的疲劳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用户将 Bose 700 的降噪模式调整到 7-8 其实就足够了。

▲索尼 SENSE ENGINE 技术

相反,索尼可以通过 SENSE ENGINE 技术,让 WH-1000XM3 根据环境调整降噪效果,这样用户在不同的环境中也能获取自然的降噪效果。要是索尼能够提升底噪的控制能力,让整个降噪环境变得再干净一点的话,那体验会更好。

虽然,这个底噪影响很小,在音乐播放的状态下也不会对听感造成影响。但在只开降噪的模式下,WH-1000XM3 的干净程度还是要比 Bose 700 低一点。

要是再提升一点,配合 SENSE ENGINE 就有更自然和干净的降噪环境。

声音表现全面提升,连上手机就很好听

在官方宣传中,Bose 并没有提到太多跟声音相关的升级点。

连接支持方面,Bose 700 和 QC 35 II 一样都只支持 SBC 和 AAC 两种无线传输编码,要应付 iOS 设备已经能满足需求了。

但如果要应付最新的 Android 设备以及像 WALKMAN、Astell Kern 这一类播放器的话,支持 LDAC、aptX HD 等更多高规格传输编码的 WH-1000XM3 就更有优势。

除此之外,Bose 没有强调太多跟声音相关的技术点。

Bose 700 依旧搭载了 Bose 最常用的动态 EQ 音质技术,耳机的调音也符合 Bose Sound 的标准,突出低频表现的同时也保证了清晰度,给用户一个均衡的听感表现。

为了展示 Bose 700 和 WH-1000XM3 在不同模式下的听感差异,我们在对比时也选用了 iPhone 和 NW-ZX300A 两款设备。

iPhone 连接是看的是两款耳机在 AAC 模式下的表现,而 NW-ZX300A 看的则是在高规格文件和高质量传输模式下,Bose 700 和 WH-1000XM3 之间的差距:

▲ 歌手:许廷铿 | 专辑:《Watermark》| 流媒体服务:Apple Music | 高质量串流:开 | 设备:iPhone 8 Plus

▲ 歌手:林奕匡 | 专辑:《My Tastes of Life》| 流媒体服务:Apple Music | 高质量串流:开 | 设备:iPhone 8 Plus

Bose 700 的声音会比 QC35 II 饱满,QC35 II 那稍稍偏冷的声音倾向也被纠正过来,三频表现也比之前均衡不少,声音也比之前更加扎实。

当然,WH-1000XM3 也能够保证声音的厚度,声音的细节还是要比 Bose 700 突出一点。像鼓点等敲击低频,WH-1000XM3 的力度会比 Bose 700 大。

索尼这次还特意加强了低频表现,所以在处理环境低频时,WH-1000XM3 反而要比强调低音表现的 Bose 700 突出。

但在 AAC 模式下,WH-1000XM3 还是会有一些明显的粗糙感。相反,Bose 700 的处理效果会比 WH-1000XM3 好。

即便索尼打开了 DSEE HX,WH-1000XM3 的处理效果也没有 Bose 700 干净,粗糙感还在。

人声方面,WH-1000XM3 的细节感比 Bose 700 突出,人声的位置处理也要比 Bose 700 好。但 Bose 700 的表现也不差,人声虽然没有 WH-1000XM3 突出,但处理做得还不错,还原自然且不会有生硬的干涩感,这样的效果也很适合流行乐。

高通推出小升频的骁龙 855 Plus 才没多久,超过 5 家手机厂商就宣布会在下半年抢发 855 Plus 的新机。

不过这些新机到底什么时候来,目前除了华硕一家以外都没有准信。而作为目前唯一拥有骁龙 855 Plus 的厂商,华硕已经将这款芯片用在了 ROG Phone 2 这款新机上了。

此番更新,华硕除了常规升级了 ROG Phone 的配置外,还基于这套硬件和腾讯合作优化了游戏场景体验。

今天刚到办公室,WinBoy 主编就把公文箱交给了我,还告诉了我一个三位数的密码,我还以为今天是要测 Latitude 7214 这种军工电脑,没想到打开一看,居然是刚带回来的 ROG Phone 2。

为了取出手机和它的配件,我整整花了 3 分钟。

质感是设计的亮点

对比去年的初代,ROG Phone 2 的设计其实没有太大变化。

熟悉的修长机身,比我的手掌还要大一些;没有特意使用异型屏的正面,让手机看上去没有太特别的感觉;勾魂的 ROG 呼吸灯、六边形的摄像头、覆盖整个背部的玛雅纹、若隐若现的电镀色…….

虽然路人不一定知道这是 ROG Phone 2,但这些特征都无一不在告诉别人,这是一台游戏手机。

就像你在星巴克拿出游戏电脑,那么你就是众 MacBook 和 Surface 之上最闪亮的仔。

不过虽说 ROG Phone 2 的外观变化不是很大,但我们还是能看到不少细节上的调整。当然,这些变化都集中在手机背部。

首先最大的变化是指纹识别区域。第一代 ROG Phone 用的是电容指纹设计,因此我们在手机背部会看到一个识别专用的区域。

尽管华硕在之前设计这个区域时,还别出心裁地采用六边形设计,让这个区域符合主体风格,不会显得突兀。

但其实无论是从使用角度抑或观赏角度来看,后背指纹识别仍然影响用户使用手机的便捷性和机身一体性,毕竟要在 19.5:9 比例的机身盲摸识别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而这次 ROG Phone 2 搭载的是屏下指纹识别,这样一来除了方便用户解锁,也增强了手机背部的一体性。

屏幕配置方面,ROG Phone 2 配备的是一块 6.59 英寸屏幕,分辨率为 2340 x 1080,虽然没有上到 2K 分辨率,但支持 HDR 10 和 240Hz 的触摸采样。

今年 ROG 依然没有跟风使用异型屏,估计是在游戏体验方面考虑,毕竟即便异型屏在 Android 发展了快 2 年时间,仍然有不少游戏还没完全适配各种水滴、刘海屏幕。

但屏幕这部分最亮眼的地方,我认为是 120Hz 的刷新率。为了方便用户控制功耗,ROG 在设置中也提供了 60 / 90 /120Hz 三档刷新率可选。

不过作为已经被一加 7 Pro 那块 90Hz 屏幕「宠」坏的人、一个充电宝不离身的人,我当然是常开 120Hz,然后享受丝滑如德芙快感。

另一个变化比较明显的地方,是玛雅纹的纹路和侧面刀型切割的模块。背部区域的玛雅纹不再集中在摄像头附近,而是更大胆地伸展到手机两侧,视觉冲击感要比之前的 1 代要强烈一些。

而刀型切割的模块滤网,则是从之前的两个四边形变成了条状设计。相比更大胆的玛雅纹,这部分则是显得比之前更内敛一些。

ROG Phone 2 的机身依然还是以玻璃材质为主,因此无论是手感或观感都可以用上乘来形容。但玻璃机身和内部散热系统所带来的厚和重,也让 ROG Phone 2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硕半斤」。

作为一名用过 iPhone XS Max(208 克)、索尼 Xperia XZ2 Premium(236 克)的科技编辑,ROG Phone 2 的 240 克重量,可以说是再次刷新了我对手机重量的认知 (数据来源工信部)。

配件方面,ROG Phone 2 的扩展性能依然十分强大。除手机本体的 3D VaporChamber 冷凝系统 + 铜板导热片 + 石墨烯导热片设计以外,和去年的 ROG Phone 一样,新机也随机附赠了一个外置散热风扇。

因此和普通手机不同的是,新旧 ROG Phone 的侧面会多出一组用于外接配件的接口,我们就能将风扇接上手机进行散热。当然不可避免的是手机整体重量也会稍有增加。

另外在游戏时,这个 USB-C 接口也能作为手机充电口,从而避免妨碍到玩家在横屏时正常操作。当然,我们也能把手机接上专用底座,把画面扩展到显示器,将手机当成一台随身游戏主机。

至于常规的接口,ROG Phone 2 的配置也颇为全面,除 USB-C 以外,还配有 3.5mm 耳机孔。许多人曾向我吐槽手机取消耳机孔后不得不使用无线耳机,然而无线耳机却迟迟不能完美解决延迟问题。

所以,作为游戏手机的 ROG Phone 2 保留耳机孔的做法我认为是明智的决定。

首发骁龙 855 Plus,性能表现出色

今年华硕给 ROG Phone 2 配置骁龙 855 Plus 其实并没有让我感到特别意外,因为从去年 ROG Phone 首发升频版的骁龙 845 开始,华硕就已经享有高通的这个「特殊待遇」。

因此这次华硕首发骁龙 855 Plus,让我感觉就像是去年的满血版骁龙 845。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次升频的骁龙 855 Plus 打破了高通一贯的产品节奏被正名了,而且高通也将其开放给华硕以外的更多厂商。

不过尽管在我开箱前对骁龙 855 Plus 这个产品内心毫无波澜,但当我上手这台「骁龙 855 Plus+12GB+512GB」堪称当下最强 Android 手机后,我还是忍不住来了一轮跑分、游戏、对比三连击,看看它和骁龙 855、苹果 A12 的差距有多大。

本次高通并没有对骁龙 855 Plus 的配置做太多调整,主要还是核心频率和 GPU 性能优化两方面:

核心频率从骁龙 855 的 2.84GHz 升级到了 2.96GHz;

图显核芯 Adreno 640 则针对游戏和娱乐功能优化,性能比之前提升了 15%。

总的来说,骁龙 855 Plus 确实对得起 Plus 这个后缀,而且通过这些升级,我们也能感觉到这款产品其实就是为「性能」为卖点的手机而打造的升级配置——尤其是游戏手机。

通过 GeekBench 的对比,我们能看到高通、苹果两款处理器的性能差距:

▲骁龙 855 Plus / 骁龙 855 / 苹果 A12

对比骁龙 855(样机为一加 7 Pro)的 3010 / 10802 分(单 / 多核),骁龙 855Plus 的 3580 / 11206 分(单 / 多核)提升还是比较可观。

但相比于苹果 A12(样机为 iPhone XS Max),多核性能虽然非常接近,但单核性能仍然还有明显的距离。

▲骁龙 855 Plus / 骁龙 855

3D Mark 的成绩能看到两个 Adreno 640 之间的差距。 在 Sling Shot Extreme OpenGL ES 3.1 测试中,骁龙 855 Plus 的成绩为 6203 分,比骁龙 855 的 5703 分高一些。

同时,在 Vulkan 性能中,骁龙 855 Plus 也同样以 5393 分的成绩稍胜骁龙 855 的 5057 分。

因此就处理能力而言,升频后的骁龙 855 Plus 虽然在单核性能上还是不能比肩苹果 A 系列,但是它对比本身就已经很强的骁龙 855 还是有着显著的进步,所以这款产品无疑能继续坐稳今年 Android 阵营最强处理器的宝座。

▲ 安兔兔综合跑分 / AndroBench 内存测试(UFS 3.0)

不过站在普通用户来看,其实我们也不必过于看重分数,毕竟若不是有两个不同的数字,骁龙 855 和骁龙 855 Plus 的差距还是很难被体现出来,因为即便是升级前的骁龙 855,也已经能应付绝大部分游戏了。

诚然,这次 ROG Phone 2 的精髓除了换装新处理器,还有一个值得圈点的地方是和腾讯的合作优化。简单来说,就是腾讯针对 ROG Phone 2 硬件优势进行游戏定制,将手机的特性发挥出来。

比如,拥有 120 FPS 运行的 QQ 飞车;

比如,能四指操作赛车游戏的 AirTriggers;

再比如,让背后的败家之眼信仰灯跟着游戏节奏闪烁的《王者荣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的新机在骁龙 855 Plus 移动平台之外的另一大亮点,是集成了高通最新的实时双频 WiFi 技术。通俗来说,就是手机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连接 2.4GHz 和 5GHz 两个频段的 WiFi 信号,即「双频合一」。

在实时双频 WiFi 技术的支持下,当用户在连接家庭路由器时,手机能连接两个频段的网络,从而在拥有 5GHz 高速率、低延迟的网络优势同时,也能通过 2.4GHz 频段保障网络的覆盖、接收能力。

同样地,游戏加速包的传输可在 2.4GHz 和 5GHz 两个频段同时进行这一特性也为游戏玩家提供了更低延迟、更高性能 WiFi 网络的专业电竞级网络加速模式——背后是高通腾讯实验室的联合研发,使得实时双频 WiFi 技术能够实现和腾讯游戏加速器端的无缝对接。

火力全开,发热是否感人?

我分别在没有安装风扇和「安装风扇+最强风速」两个场景进行测试,在持续运行 30 分钟后(室内温度 26℃;测试游戏《和平精英》高清 HDR 画质、最高帧率),没有安装风扇的机身最高温度为 35.3℃,只是有点暖,还不算烫。

之后我把风扇装上手机,打开 4 档风速继续游戏,30 分钟后机身最高温度 29.1℃,最低 25.2℃,温控表现符合 ROG 宣传「最高降低 5℃」的标准。

不过享受这种降温加成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需要消耗一定的电量。

这续航还有点强

相比于已经饱和再饱和的性能,其实我和你关注的是手机续航,毕竟我曾不止一次说过「手机性能再好,没电也是白搭」。

更何况我们这台是娱乐为主的游戏手机,而且还是开着 120Hz 刷新率的游戏手机。

所以相比起还没开跑就已经赢了的性能,我更关注的是 ROG Phone 2 能让我玩多久。

账面参数上,ROG Phone 2 配备的是一块 6000mAh 电池,是的你没看错,这应该也是今年为数不多能拥有 6000mAh 电池容量的手机。相比去年初代 ROG Phone 的 4000mAh,这次新机足足提升了 2000mAh,比 iPhone 8 的电池还要更大一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